搜尋

白矮星超新星巨星平衡宇宙

返回清單
切換到指定樓層
通知這文章過時或找檔案 發表主題

恆星的一生:流程表(轉)

[複製連結]
1
小噯嵐 ( Lv.50 智天使 ) 發表於 2013-6-20 21: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覆獎勵 |降序瀏覽 |閱讀模式
恆星的一生:流程表
 分子雲
  ↓
 原恆星→(小質量)→棕矮星
  ↓
(大質量)
  ↓
 主序星
  ↓
 紅巨星→(大質量)→超新星爆發→(大質量)→黑洞
  ↓          ↓         ↑
(小質量)      (小質量)→中子星→(大質量)
  ↓
 白矮星→黑矮星

以下說明得到較詳盡解釋
-分子雲
  由於物質在宇宙中分佈得不平均,密度較高的地方便會因著萬有引力吸收物質,形成吸積盤狀的雲狀物

-原恆星
  當物質吸收到一定程度,原恆星便會誕生。如果原恆星的質量大於太陽的十分之一,熱核反應便會燃點,原恆星便會演化成主序星;如果質量不足太陽的十分之一,壓力便不促以燃點熱核反應,原恆星便會演化成棕矮星(又稱啡矮星)

-主序星
  當熱核反應燃點,熱核反應的向外擴張力和萬有引力的向內壓力(以下簡稱重力)大致平衡,恆星便漸趨穩定,這就是主序星階段。在此階段,熱核反應分兩種:PP(質子-質子反應)和CNO(碳氮氧循環);然而兩種皆是四顆氫原子合成一顆氦原子的反應,只是過程不同。

-紅巨星
  當恆星核心的氫耗盡後,熱核反應的向外擴張力不再能抵抗重力,恆星便會向內壓縮,壓縮又令溫度提升,核內部的氦和恆星外層的開始燃點。因外層燃點,恆星的體積開始擴大,變成紅巨星。當氦燒盡,向外力再次抵不住重力,更重的物質又被燃點,恆星又開始變大,如此循環下去,直至外層只剩下一些氦氣,裏面只剩下鐵核心......

-白矮星
  當恆星只剩下鐵核心,熱核反應再不能繼續,向外力抵不住重力,恆星便塌縮,質量比太陽七倍低的星便會演化成只由原子核和游離電子(或稱簡拼電子氣體)組成,由簡拼電子壓力維持的白矮星。白矮星密度非常高,達1014g/cm3。而最後一次的擴張使恆星的外層氣體和物質擴散開,形成白矮星的一層氣殼,稱為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爆發
  當恆星只剩下鐵核心,熱核反應再不能繼續,向外力抵不住重力,恆星便塌縮。由於質量太大,向外力的突然消失和強大的重力令質量比太陽七倍高的恆星發生劇烈的內爆炸,是為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拋開大量的物質,形成氣殼,也稱行星狀星雲。而核心會進一步塌縮,重力使得原子的結構也不能維持。

-中子星
  超新星爆發後,殘骸質量比太陽質量1.4倍高而比太陽質量3倍低的恆星核心會演化成中子星。在中子星內,重力令質子和電子融合成中子,所以中子星是由簡拼中子氣體組成,由簡拼中子壓力來維持與重力平衡,密度比白矮星更高。部分中子星旋轉速度相當高,兩極有X-Ray放出。如X-Ray噴流掃過地球,地球便會接收到有規律的訊號,此星便稱為脈沖星。當第一顆脈沖星被發現時,人類還以為ET向我們發訊號,因而掀起了一陣外星人熱呢。

-黑洞
  超新星爆發後,殘骸質量比太陽質量3倍高的恆星核心會演化成黑洞(若中子星有伴星,當中子星吸收足夠伴星的物質,也能演化成黑洞。在黑洞內,沒有任何向外力能維持與重力平衡,核心會一直塌縮下去,形成黑洞。當物質掉進了事界,縱使以光速,也不能再走出來。愛因斯坦以幾何角度把黑洞解釋為空間扭曲的洞,物質隨空間而行,如果空間本身就是洞,是沒有物質可逃出的。黑洞分為四種:恆星演化出來的黑洞、原始黑洞、重量級黑洞和研究中的中量級黑洞。









大家正在看啥


收藏收藏 分享文章到FB上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複製專屬你的推廣連結:發至FB與各論壇宣傳:累積點數換GP商品 & 藍鑽
每五點閱率就可以兌換藍鑽積分或遊戲點卡 夢遊推廣文章換GP商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opyright (C) 2010-2020 夢遊電玩論壇

廣告合作:請直接聯繫我們,並附上您預刊登位置的預算。  

快速回覆 返回頂端 返回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