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qoooq 於 2012-12-21 15:05 編輯
| | 核戰爭不能反悔。如果發射泰坦II型導彈,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意味著人類的滅亡。 | |
2008年夏天,在貧瘠的索諾蘭沙漠腹地,德魯·李維斯用一臺鋤耕機開掘了14英尺深的土地。這是他不用挖掘機的幫助所能達到的最大深度。從洞裡挖出大量水泥碎塊和垃圾之後,挖掘機操作員又做了點過分熱心的事。『挖的有點太深了,結果一下子掉了下去。』李維斯說。結果就是這個不經意,為李維斯打開了一座地下核設施的大門。
李維斯其實並不喜歡這些寒冷而潮濕的洞穴。之前,他住在堪薩斯州康科迪亞城外的阿特拉斯F導彈井內。盡管花費了7個月的時間將以前的控制室改造成住房,但嚴酷的冬季最終還是將他趕到了南方。『我挺喜歡那裡的。』他說,『但是我不喜歡那種潮濕的氣候。根本不可能整天呆在裡面,你總會想要出去的,但我討厭外面的天氣。』
因此,李維斯搬到了亞利桑那,這裡的天氣比中西部要好的多。然而盡管天氣條件比堪薩斯好的多,但他還沒能將這個發射井改造成一個家。『我不喜歡一個人呆在這兒。』他說,『如果有人陪伴,日子也不會很難過,但是很難找到一位願意和你共同居住在地下的女性。』
李維斯的最新一處地產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桑市附近的。Davis-Montham空軍基地曾經擁有18個泰坦II型導彈發射井,其中的一個目前就歸李維斯所有。與阿特拉斯導彈相比,泰坦II型的彈頭當量更大,部署速度也更快,從1963年項目上馬到1987年結束,這些導彈一直處在戰斗值班狀態。
伊凡娜·莫裡斯中尉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曾帶領一隊導彈發射人員,如今她是泰坦導彈博物館的負責人。博物館中還陳列著未被銷毀的泰坦II型導彈。 『我們接受了大量的訓練來應對潛在的戰爭。』她說,『要知道,如果我得到命令發射導彈,那就意味著我父母的農場和充滿田園風情的弗吉尼亞州在那之前肯定都已經變成了一片焦土。那樣一切就都完了,我所熟悉的生活也就都不存在了。』
『核戰爭不能反悔。』莫裡斯說,『泰坦II型導彈並不是用來表明立場的核武器。並不是說「看,我告訴你我要用核武器,因此我就發射一枚證明給你看。」如果發射泰坦II型導彈,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時候我讀了不少末世啟示小說,對核戰後的生活是什麼樣我並沒有多大的信心。所以,是不是要補償我失去的生活,補償我失去的家人?是的。而且我並不為這種想法而感覺羞恥。』
美國當時的核戰略是利用可靠的核力量進行切實的核威懾,泰坦II型導彈在服役時就是這種可靠力量。
為了確保導彈在受到核打擊後仍能發射(並造成大面積殺傷效果),導彈發射井在設計上都具有抗轟炸的能力。將控制室與導彈分隔開的中央防爆區就是一座堅實的堡壘。『防爆區內的地面有5英尺厚。』李維斯解釋道,『天花板和牆壁也都有5英尺厚。』泰坦II型導彈的發射井中還有進一步的預防設施。
建造防核堡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築工人們表示,要建造李維斯所擁有的那個發射井,需要的炸藥量是正常情況下的兩倍,因為地層中全都是岩石。
泰坦II型導彈的發射井最早開掘於上世紀60年代初,並配有一批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確保美國在核戰爭中能夠經受住敵人的打擊並發起反擊。然而不久之後,這些發射井就根據國際條約的要求被拆毀並封存。經過20多年的廢棄封存,如今這些發射井又將重見天日。很多被廢棄的核彈發射井如今都歸私人所有,許多人一直在想著要怎樣利用這些發射井。PART 2將會介紹李維斯的發射井,並采訪當年的相關人員,聽他們回憶那些一觸即發的時刻。
資料來源 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