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蹟?彩虹?彩光環知多少 彩光環是一種有如神蹟般美麗的現象,然而光線為何能夠經過細小的水珠,完全逆向反射回來,形成彩光環?這成了物理學上一大難解之謎。
重點提要
■在山頂或飛機上看著下方的雲層,有時可能會看到彩光環,也就是在你或飛機的影子周圍出現的彩色光圈。
■彩光環的色彩和彩虹一樣,它也是由組成雲的細小水珠所產生,但彩光環的物理現象複雜許多。
■彩光環逆向射回的光能大多來自波穿隧效應。在這種現象中,光線沒有接觸水珠,但仍可將能量傳入水珠內部。
■由研究彩光環所獲得的知識,可協助氣候學家改進模型,研究雲量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白天搭飛機時,先弄清楚飛行方向與太陽位置的相對關係,然後選個靠窗的座位,你就可以看見飛機的影子投射在雲上。如果幸運的話,你或許還能看見最棒的美景:影子周圍環繞著色彩繽紛的光環。它不是彩虹,而是另一種更複雜的現象,稱為「彩光環」。當飛機很接近雲時,這種現象最明顯,因為雲會滿佈整個視野。
登山者在日出後不久,影子投射在附近的雲上時,影子的頭部周圍也可能出現彩光環。史上第一則關於彩光環的觀測報告,就是在這種狀況下。這則報告發表於1748年,事情則發生在1730年代,主角是前往現今厄瓜多的潘巴馬爾卡山山頂進行觀測的科學考察隊。報告中是這麼寫的:「我們頭頂的一片雲自行消散,曙光透了出來……後來我們每個人都看見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雲上……最特別的是影子的頭部周圍出現光環,由三或四個同心圓組成,色彩十分鮮明……最令人驚奇的是當時在場的六、七個人中,每個人都只看見自己的影子頭部周圍有光環,看別人的影子時則什麼都沒有。」
學者通常認為,東西方肖像畫中環繞在神祇和帝王頭部的光環,可能就是彩光環。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膾炙人口的詩〈理想主體的恆常〉就是以譬喻方式來歌頌彩光環。19世紀末,蘇格蘭物理學家威爾森(C.T.R. Wilson)發明雲霧室,希望在實驗室再現這種現象。(他沒有成功,但很快就發現可以用雲霧室來偵測放射線,最後以此獲得諾貝爾獎。)
在彩光環形成的過程中,觀察者或飛機的影子沒有任何作用。它們跟光環唯一的關聯,就是影子一定出現在太陽的另一邊,代表彩光環是一種背向散射效應,讓陽光反轉了將近180度。
你可能會認為,既然這種效應相當有名,又與物理學中歷史悠久的光學領域有關,應該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解釋了。但是對科學家而言,這種「跟地球歷史一樣悠久的現象」(1748年那份報告中的說法),數百年來依然是個不小的挑戰。雖然彩虹本身遠比基礎物理教科書中的解釋來得複雜,但彩光環又比彩虹複雜許多。
理論上,彩光環和彩虹都能以20世紀初期就已存在的標準光學理論來解釋,當時德國物理學家米氏(Gustav Mie)曾提出小水珠散射光線的精確數學解。不過,可怕的東西永遠藏在細節中。米氏的方法包含稱為「分波」的項的總和,此總和包含無限多個分波項。儘管實際上產生影響的項數量有限,但米氏的方法仍然必須估算數百至數千個數學式,每個數學式都相當複雜。以電腦模擬這些方程式時,可以獲得正確結果,但仍然無法讓我們深入了解形成彩光環的物理效應。米氏提出的解只是一個數學「黑盒子」,輸入內容,就能得到結果。諾貝爾獎得主魏格納(Eugene Wigner)的評論相當貼切:「電腦能理解這個問題當然很好,但我也想理解。」盲目相信暴力數學運算,也可能得到錯誤的結論,後面將說明這一點。
我於1965年開始擬定研究計畫,希望針對彩光環提出完整的物理解釋(以及其他研究成果),在幾位合作學者的協助下,這個目標終於在2003年達成了。結論涵括了牛頓於1675年首先觀察到的波穿隧現象,它是物理學中最神秘的現象之一,目前也應用在某些電腦和手機使用的觸控螢幕上。另外,在氣候變遷研究中有個極為複雜(而且仍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就是大氣中的氣溶膠(包括雲、塵土及煙灰)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波穿隧現象對這個問題也相當重要。
解謎之路
幾世紀來,物理學家對彩光環提出過好幾種解釋,但後來都證明並不正確。19世紀初,德國物理學家佛羅恩霍夫(Joseph von Fraunhofer)提出,陽光被雲內部深處的小水珠散射(也就是反射回去)之後,會再被較外層的小水珠繞射。繞射是光的一種波動特性,能讓光「繞過障礙」,就像海浪能輕易繞過垂直的柱子繼續前進,彷彿障礙物不存在一樣。
佛羅恩霍夫的想法是,這樣的雙重散射會形成帶有色彩的繞射環,類似夜空中月亮周圍雲彩上的光暈。不過在1923年,印度物理學家芮伊(B. B. Ray)駁斥了佛羅恩霍夫的說法。芮伊以人造雲進行實驗後,指出彩光環的亮度和色彩分佈跟光暈相當不同,應該是直接由雲的外層生成,形成原因則是個別水滴的單次背向散射。
資料來源 科學人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