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水下考古學會籌備會的潛水專家成員,在2002年7月,在澎湖東吉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座水底古石墻的遺跡,成為台灣海域附近繼虎井沈城之後最受矚目的一個疑似古沈城遺跡。
這座疑是人為建造物的水下石墻的年代、整體建築原來形貌、功能不明,至於它到底是人造建築抑或自然形成的海下產物,都還是個謎。石墻發現後,有人推測它的年代在六千年以前,有的推測在一萬年以前。
這些考古上的問題,都有待學界,尤其是考古的城址專家作更進一步研究判斷。
這座疑似人工建築而成的石墻,在東吉嶼西北側,水深二十五米至三十米之間。石墻的平均高度約一公尺,寬度約五十公分左右,長度約一百米,呈東西走向。根據聲納掃描資料顯示,這裏有同樣的墻約四至五道。潛水人員實地探勘並發現,墻面部分的小凹洞還夾雜著小卵石。
潛水人員發現的這個結果,部分專家推測這是人工建築的石墻,也可能是古代城墻的一部分遺跡。尤其,台灣附近海域第一座沈城遺址,1976年發現的虎井沈城,與這個新的水下發現相隔僅一百裏左右,兩個遺跡之間的關聯引人遐想。曾有人推估虎井沈城年代可能在七千至一萬年前。
|